
㙷的拼音: zhí 异体字:
部首:土部 部外笔画: 14画 总笔画:17画 康熙字典:㙷(17画)
简体部首:土部 部外笔画:14画 总笔画:17画 造字法: 可拆字为“土 絲(㬎)”
繁体部首: 土部 汉字是否常用:否 吉凶寓意:中 字体结构:左右
五笔:FJXO 仓颉:GAVF 郑码:BKZU 中文电码: 四角号码: 46133
统一码:3677 笔顺: 一丨一丨フ一一フフ丶フフ丶丶丶丶丶
基本字义
(㙷)zhí
1 低洼地。
2 累土。
康熙字典
【集韻】敕立切,音湁。【說文】下入也。
又直立切,音蟄。【博雅】益也。一曰累土。
又直涉切,音偞。墊也。
又直業切,誗入聲。田實也。【賈思?曰】秋田㙷實。
说文解字
下入也。从土㬎聲。
下入也。从土㬎聲。敕立切
(㙷)下入也。此與下溼曰隰義略同。吳都賦曰:


- 相关文章
- 随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