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䵂的拼音: zhí 异体字:
部首:麥部 部外笔画: 11画 总笔画:22画 康熙字典:䵂(22画)
简体部首:麥部 部外笔画:11画 总笔画:22画 造字法: 可拆字为“麥 啇”
繁体部首: 麥部 汉字是否常用:否 吉凶寓意:中 字体结构:左下包围
五笔:SWWD 仓颉:JEYCB 郑码:FOUL 中文电码: 四角号码: 40427
统一码:4d42 笔顺: 一丨ノ丶ノ丶ノ丶ノフ丶丶一丶ノ丨フ一丨丨フ一
基本字义
(䵂)zhí
磨碎后未筛分为面与麸的麦屑
康熙字典
【唐韻】直隻切【集韻】直炙切,?音擲。【說文】麥覈屑也。十斤爲三斗。【廣雅】䵂,糏也。
又【廣韻】徒歷切【集韻】亭歷切,?音荻。【廣韻】䵂麩。
又【集韻】陟革切,音摘。
又治革切,音蹢。義?同。 本作?。
说文解字
麥覈㞕也。十斤爲三斗。从麥啻聲。
麥覈㞕也。十斤爲三斗。从麥啻聲。直隻切
(䵂)麥覈㞕也。上文云麥㞕之覈謂其堅。此云帶覈之㞕謂其䊳碎。䃺之尙未成末。麩與麪未分。是爲䵂。廣韵云。麩䵂。又云。䵂麩。皆謂麩未離析。九章筭術曰。小䵂之率十三半。大䵂之率五十四。麥八斗六升七分升之三得小䵂二斗五升一十四分升之一十三。麥一斗得大䵂一斗二升。李籍音義曰。細曰小䵂。粗曰大䵂。然則九章之小䵂、許所謂麪也。九章之大䵂、許所謂麩及䵀也。十斤爲三斗。然則一䄷爲三斛也。葢出古筭經。从麥。啻聲。直隻切。又音敵。十六部。- 相关文章
- 随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