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愈的拼音: yù 注音:ㄩˋ 异体字:瘉
癒
部首:心部 部外笔画: 9画 总笔画:13画 康熙字典:愈(13画)
简体部首:心部 部外笔画:9画 总笔画:13画 造字法:形声:从心、俞声 可拆字为“俞 心”
繁体部首: 心部 汉字是否常用:否 汉字五行:金 吉凶寓意:吉 姓名学:贤能、超越、更好之意 字体结构:上下
五笔:WGEN 仓颉:OMBP 郑码:ODKW 中文电码:1937 区位码: 5190 四角号码: 80332
统一码:6108 笔顺编号: 3412511224544 笔顺读写:撇捺横竖折横横竖竖捺折捺捺 愈的笔顺 ノ丶一丨フ一一丨丨丶フ丶丶
愈字的笔顺分步演示(一笔一画写汉字)
基本字义
(愈)yù ㄩˋ
愈yù(ㄩˋ)
⒈ 更,越:愈甚。愈加。愈发。愈益。愈演愈烈。
⒉ 较好,胜过:孰愈(哪个好)?彼愈于此。
⒊ 病好了:痊愈。病愈。
方言集汇
粤语:jyu6
客家话:[梅县腔] j5 [东莞腔] ji3 [客英字典] ji5 [陆丰腔] ji3 [客语拼音字汇] yi4 [宝安腔] ji3 [沙头角腔] ji5 [海陆丰腔] ri3 ri5 [台湾四县腔] ji3 ji5
详细解释
愈
瘉、癒 yù
〈动〉
(1) (形声。从心,俞声。本义:病好了。这个意义后来又写作“瘉”、“癒”) 同本义 [recover]
瘉,病瘳也。——《说文》
幸上病瘉。——《汉书·卢绾传》
至日中间差瘉。——《汉书·李寻传》
周王病瘉。——《战国策·周策》
武益愈。——《汉书·李广苏建传》
因天气和暖,黛玉之疾渐愈。——《红楼梦》
兼旬愈。——清· 方苞《狱中杂记》
(2) 又如:愈合(伤口长好)
词性变化
愈 yù
〈动〉
胜过 [surpass]
一暴之功,犹愈于十日之寒也。——清· 顾炎武《与潘次耕札》
愈 yù
〈副〉
(1) 更加;越发 [more]
政事愈蹙。——《诗·小雅·小明》
愈束缚牢甚。——唐· 柳宗元《童区寄传》
闻而愈悲。——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雪愈甚。——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唐纪》
入之愈深。——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2) 又如:我愈觉得这些孩子可爱了;家乡离我愈近了;愈更(更加);愈扇(更加发扬);愈愈(益甚);愈出愈奇(越来越奇异)
(3) 连用,与“越…越…”义同 [the more…the more…]。如:风愈刮愈大;资本家的剥削和压迫愈残酷,人民的反抗就愈强烈
常用词组
愈发、愈合、愈加、愈来愈少、愈演愈烈、愈益
愈 yù
〈动〉
胜过 [surpass]
一暴之功,犹愈于十日之寒也。——清· 顾炎武《与潘次耕札》
愈 yù
〈副〉
(1) 更加;越发 [more]
政事愈蹙。——《诗·小雅·小明》
愈束缚牢甚。——唐· 柳宗元《童区寄传》
闻而愈悲。——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雪愈甚。——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唐纪》
入之愈深。——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2) 又如:我愈觉得这些孩子可爱了;家乡离我愈近了;愈更(更加);愈扇(更加发扬);愈愈(益甚);愈出愈奇(越来越奇异)
(3) 连用,与“越…越…”义同 [the more…the more…]。如:风愈刮愈大;资本家的剥削和压迫愈残酷,人民的反抗就愈强烈
汉语大字典
[①][yù][《廣韻》以主切,上麌,以。]
(1)贤;胜过。
(2)病情痊愈。
(3)指治好病。
(4)副词。相当于“更加”、“越”。
(5)通“諭”。理解。
(6)姓。宋有愈植,知高安军;明有愈德勤,兴国县丞。见《续通志·氏族七》。[②][yú][《集韻》容朱切,平虞,以。]通“愉1”。愉快,快乐。[③][tōu]通“偷1”。苟且。
康熙字典
【廣韻】以主切【集韻】【韻會】勇主切,?音庾。【玉篇】勝也。【廣韻】賢也。【增韻】過也。【孟子】丹之治水也,愈於禹。
又進也,益也。【詩·小雅】憂心愈愈。【蘇氏曰】愈愈,益甚之意。
又差也。【左傳·昭二十年】相從爲愈。【註】愈,差也。【正義】病差謂之愈。
又【正韻】偶許切。義同。
又【集韻】容朱切【韻會】羊朱切【正韻】雲俱切,?音于。【老子·道德經】動而愈出。【音義】羊主反,
又羊朱反。
又通作兪。【吳語】越閒兪章。【荀子·仲尼篇】兪務而俞遠。?讀作愈。【前漢·禮志】兪甚亡益。 亦通作瘉。【晉語】東方之士孰爲瘉。【註】賢也。
又【前漢·藝文志】不猶瘉於野乎。
又與愉通。【荀子·正論篇】天子者,勢至重而形至怢,心至愈而志無所詘。【註】愈,讀爲愉。◎按廣韻,集韻,韻會,上聲俱切喩母,而正韻獨切疑母,蓋北音以疑爲喩,故
又以喩爲疑也。然於平聲
又切喩母,則其不安於疑母可知矣。
说文解字
薄也。从心俞聲。《論語》曰:“私覿,愉愉如也。”
薄也。从心俞聲。《論語》曰:“私覿,愉愉如也。”羊朱切
(愉)薄也。薄本訓林薄、蠶薄,而叚爲淺泊字。泊水部作洦。凡言厚薄皆泊之叚借字。此薄也當作薄樂也,轉寫奪樂字。謂淺薄之樂也。引申之,凡薄皆云愉。唐風:他人是愉。傳曰:愉,樂也。禮記曰:有和氣者,必有愉色。此愉之本義也。毛不言薄者,重樂不重薄也。鹿鳴:視民不恌。傳曰:恌,愉也。許書人部作佻,愉也。周禮:以俗教安,則民不愉。鄭注:愉謂朝不謀夕。此引申之義也。淺人分别之,别製偷字,从人,訓爲偷薄,訓爲苟且,訓爲偷盜,絕非古字,許書所無。然自山有樞鄭箋云愉讀曰偷。偷,取也。則不可謂其字不古矣。从心俞聲。羊朱切。古音在四部。論語曰:私覿愉愉如也。鄉黨篇文。覿者,儥之俗字。愉愉,聘禮作俞俞。論語鄭注云:愉愉,容色和也。正薄樂之義。
英语翻译
more and more, even more
愈字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yù
①<动>通“瘉”,病好了。《狱中杂记》:“伤肤,兼旬~。”
②<形>贤;胜过。《论语•公冶长》:“女与回也孰~?”
③<副>更加;越发。《送东阳马生序》:“或遇其叱咄,色~恭,礼~至。”
yú
<形>通“愉”,愉快。《荀子•君子》:“心至~。”
带"愈"字的组词
不药而愈 、人皆知以食愈饥莫知以学愈愚 、以学愈愚 、全愈 、姜桂之性,到老愈辣 、富愈 、小愈 、差愈 、平愈 、康愈 、愈出愈奇 、愈加 、愈发 、愈合 、愈头风 、愈愈 、愈愚 、愈战愈勇 、愈扇 、愈更 、愈来愈少 、愈演愈烈 、愈疾 、愈益 、愈风 、愈饥 、檄愈头风 、每下愈况 、每下愈況 、每况愈下 、沈愈 、治愈 、病愈 、痊愈 、瘳愈 、胡愈之 、自愈 、良愈 、轲愈 、阴愈 、除愈 、霍然而愈 、韩愈
带"愈"字的成语
不药而愈 、以学愈愚 、姜桂之性,到老愈辣 、檄愈头风 、每下愈况 、每况愈下 、霍然而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