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織的拼音: zhī,zhì 注音:ㄓ ㄓˋ 异体字:綕织
部首:糹部 部外笔画: 12画 总笔画:18画 康熙字典:織(18画)
简体部首:糹部 部外笔画:12画 总笔画:18画 造字法: 可拆字为“糹 日”
繁体部首: 糹部 汉字是否常用:否 吉凶寓意:中 姓名学:魅力,阳刚,时尚之意 字体结构:左右
五笔:XUAJ 仓颉:VFYIA 郑码:ZSKH 中文电码:4930 区位码: 四角号码: 23950
统一码:7e54 笔顺编号: 554444414312511534 笔顺读写:折折捺捺捺捺捺横捺撇横竖折横横折撇捺 織的笔顺 フフ丶丶丶丶丶一丶ノ一丨フ一一フノ丶
織字的笔顺分步演示(一笔一画写汉字)
基本字义
(織)zhī,zhì ㄓ ㄓˋ
織zhī(ㄓ)
⒈ 用絲、麻、棉紗、毛線等編成布或衣物等:織布。編織。織女(①織布、織綢的女子;②指織女星)。棉織物。
⒉ 引申為構成:羅織罪名。
⒊ 用染絲織成的錦或彩綢:織錦。織文(即“織錦”)。織貝(織成貝文的錦)。
其他字义
織zhì(ㄓˋ)
⒈ 古同“幟”,旗幟。
方言集汇
粤语:zik1
客家话:[客英字典] zhit7 [台湾四县腔] tsiit7 [东莞腔] zit7 [海陆丰腔] zhit7 [梅县腔] zhit7 [宝安腔] zit7 [客语拼音字汇] zid5
潮州话:zik4 [揭阳]zêh4
汉语大字典
[①][zhī][《廣韻》之翼切,平職,章。]“綕1”的今字。“织1”的繁体字。
(1)制作布帛之总称。
(2)编织。
(3)搜罗。
(4)比喻客观事物纷繁交错。
(5)比喻思想情绪纷乱纠结。[②][zhì][《廣韻》職吏切,去志,章。]“綕2”的今字。“织2”的繁体字。
(1)用染丝织成的丝织品。
(2)通“幟”。旗帜;标志。
康熙字典
〔古文〕?綕??【廣韻】之翼切【集韻】【韻會】質力切,?音職。【說文】作布帛之總名。【小爾雅】治絲曰織。織,繒也。【廣韻】組織。【書·禹貢】厥篚織文。【傳】織文,錦綺之屬。
又【廣韻】【集韻】【韻會】?職利切,音志。【正韻】支義切,音寘。【禮·玉藻】士不衣織。【註】織,染絲織之,士衣染繒也。
又【集韻】昌志切,音熾。幟或作織。【詩·小雅】織文鳥章。【箋】織,幑也。【疏】幟與織,字雖異,音實同也。【前漢·食貨志】旗織加其上。【註】師古曰:織,讀曰幟。 【類篇】或作?。
说文解字
作布帛之緫名也。从糸戠聲。
作布帛之緫名也。从糸戠聲。之弋切〖注〗、綕、
、
,古文。
(織)作布帛之總名也。布者麻縷所成。帛者絲所成。作之皆謂之織。許此部别布於絲。自緝篆至絣篆二十六字皆言布也。而有不可分者、如織篆是也。經與緯相成曰織。古叚爲識字。如詩之織文、微識也。从糸。戠聲。之弋切。一部。
英语翻译
weave, knit; organize, unite
带"織"字的组词
编織
- 相关文章
- 随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