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嚚的拼音: yín 注音:一ㄣˊ 异体字:
部首:口部 部外笔画: 15画 总笔画:18画 康熙字典:嚚(18画)
简体部首:口部 部外笔画:15画 总笔画:18画 造字法:会意 可拆字为“口 臣 四叠字”
繁体部首: 口部 汉字是否常用:否 吉凶寓意:中 姓名学:独立,自信,睿智之意 字体结构:上中下
五笔:KKAK 仓颉:RRSLR 郑码:JJJJ 中文电码:0910 区位码: 四角号码: 66661
统一码:569a 笔顺编号: 251251125125251251 笔顺读写:竖折横竖折横横竖折横竖折竖折横竖折横 笔顺: 丨フ一丨フ一一丨フ一丨フ丨フ一丨フ一
基本字义
(嚚)yín 一ㄣˊ
嚚yín(一ㄣˊ)
⒈ 愚蠢而顽固:嚚顽。嚚猾(貌似愚悍实则狡猾的人)。
⒉ 奸诈:嚚讼。
⒊ 有声而不能成语:嚚喑(喑哑)。
方言集汇
粤语:ngan4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ngiun2 [梅县腔] niun2 [海陆丰腔] ngiun2 [客英字典] ngiun2 [客语拼音字汇] yin2
潮州话:ngeng5(ngûrg) [揭阳]ngêng5(ngêng) [潮阳]nging5(ngîng)
详细解释
嚚 yín
〈形〉
(1) 暴虐;愚顽 [ruthless;ignorant and thickheaded]
父顽,母嚚。——《书·尧典》
(2) 又如:嚚威(暴虐的威风);嚚人(愚顽的人);嚚凶(愚蠢凶恶)
(3) 奸诈 [fraudulent;crafty]。如:嚚讼(奸诈而好争讼);嚚浇(奸诈刻薄)
(4) 哑 [mute]。如:嚚瘖(哑巴)
汉语大字典
[①][yín][《廣韻》語巾切,平真,疑。]
(1)暴虐;愚顽。
(2)奸诈。
(3)犹哑。不能言。参见“嚚瘖”。
康熙字典
〔古文〕????【唐韻】語巾切【集韻】【正韻】魚巾切【韻會】疑巾切,?音銀。【說文】語聲。
又【玉篇】愚也。【書·堯典】父頑母嚚。【左傳·僖二十四年】口不道忠信之言爲嚚。【前漢·昌邑王傳】書作?。
又人名。【晉語】召史嚚占之。【註】史嚚,虢太史也。
又【集韻】牛閑切,音訮。語聲。考證:〔【晉語】召史嚚占。〕 謹照原文占下增之字。
说文解字
語聲也。从㗊臣聲。?:古文嚚。
語聲也。从㗊臣聲。,古文嚚。語巾切
(嚚)語聲也。左傳曰。口不道忠。信之言爲嚚。引伸之義也。从㗊。臣聲。語巾切。十二部。
()古文嚚。
英语翻译
argumentative, talkative
嚚字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yín
<形>愚蠢而顽固。《尚书•尧典》:“父顽母~。”柳宗元《贞符》:“妖淫~昏好怪之徒。”
yìn
①<动>遮蔽。《归园田居》:“榆柳~后檐,桃李罗堂前。”
②<动>荫庇。多指封建时代官司宦的子孙因行代的官爵功勋而享受各种特权,得到各种好处。《促织》:“遂使抚臣、令尹,并受促织恩~。”
【荫第】有世荫的门第。
带"嚚"字的组词
凶嚚 、嚚人 、嚚凶 、嚚固 、嚚威 、嚚子憸孙 、嚚悍 、嚚昏 、嚚昧 、嚚杌 、嚚浇 、嚚猾 、嚚瘖 、嚚童 、嚚讼 、嚚闇 、嚚顽 、昏嚚 、蚩蚩嚚嚚 、顽嚚 、顽父嚚母
带"嚚"字的成语
顽父嚚母
- 相关文章
- 随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