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䄬的拼音: yí 异体字:移
部首:禾部 部外笔画: 3画 总笔画:8画 康熙字典:䄬(8画)
简体部首:禾部 部外笔画:3画 总笔画:8画 造字法: 可拆字为“禾 也”
繁体部首: 禾部 汉字是否常用:否 吉凶寓意:中 字体结构:左右
五笔:TBN 仓颉:HDPD 郑码:MFYI 中文电码: 四角号码: 24912
统一码:412c 笔顺: ノ一丨ノ丶フ丨フ
基本字义
(䄬)yí
康熙字典
【廣韻】【集韻】?同移。
说文解字
禾相倚移也。从禾多聲。一曰禾名。
禾相倚移也。从禾多聲。一曰禾名。弋支切〖注〗臣鉉等曰:多與移聲不相近,蓋古有此音。
臣鉉等曰:多與移聲不相近,蓋古有此音。
(移)禾相倚移也。相倚移者、猶言虚而與之委蛇也。吕氏春秋曰。苗其弱也欲孤。其長也欲相與俱。其熟也欲相扶。倚移、連緜字。曡韵。讀若阿那。攷工記鄭司農注兩引倚移從風。今上林賦作旖旎從風。說文於禾曰倚移。於旗曰旖施。於木曰檹施。皆謂阿那也。毛傳曰。猗儺、柔順也。猗儺卽阿那。表記。衣服以移之。注。移讀如禾氾移之移。移猶廣大也。禾氾移葢謂禾蕃多。郊特牲。其蜡乃通以移民也。鄭曰。移之言羨也。古叚移爲侈。如攷工記飾車欲侈。故書侈爲移。少牢饋食禮移袂。皆是。今人但讀爲遷移。據說文則自此之彼字當作迻。从禾。多聲。弋支切。古音在十六部。一曰禾名。別一義。- 相关文章
- 随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