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䢃的拼音: yì
部首:辛部 部外笔画: 8画 总笔画:15画 康熙字典:䢃(15画)
简体部首:辛部 部外笔画:8画 总笔画:15画 造字法: 可拆字为“辟 乂”
繁体部首: 辛部 汉字是否常用:否 吉凶寓意:中 字体结构:上下
五笔:NKUQ 仓颉:SJK 郑码:XMSO 中文电码: 四角号码: 70404
统一码:4883 笔顺: フ一ノ丨フ一丶一丶ノ一一丨ノ丶
基本字义
(䢃)yì
1 治,治理。
2 才人名。
3 安。
康熙字典
【五音集韻】牛猘切【正韻】倪制切,?音乂。【說文】治也。【廣韻】理也。【正韻】安也。 通作乂。
说文解字
治也。从辟乂聲。《虞書》曰:“有能俾䢃。”
治也。从辟乂聲。《虞書》曰:“有能俾䢃。”魚廢切文三
(䢃)治也。丿部曰:乂,芟艸也。今則乂訓治而䢃廢矣。詩作艾。小雅小旻傳曰:艾,治也。从辟乂聲。魚廢切。十五部。虞書曰:當作唐書,說詳禾部。有能俾䢃。見堯典。今䢃作乂。葢亦自孔安國以今字讀之巳然矣。計
- 相关文章
- 随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