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䵴的拼音: yùn,zèng 异体字:
暈
部首:黑部 部外笔画: 12画 总笔画:24画 康熙字典:䵴(25画)
简体部首:黑部 部外笔画:12画 总笔画:24画 造字法: 可拆字为“黑 黽”
繁体部首: 黑部 汉字是否常用:否 吉凶寓意:中 字体结构:左右
五笔:LFOX 仓颉:WFRXU 郑码:LKUW 中文电码: 四角号码: 67317
统一码:4d74 笔顺: 丨フ丶ノ一丨一一丨フ一丨フ一一一フ一フ一
基本字义
(䵴)yùn,zèng
脸上的黑色斑点。
康熙字典
【廣韻】【集韻】?以證切,音孕。【玉篇】面黑。【廣雅】黑也。
又【類篇】面黑子謂之䵴。
又【集韻】昨亙切,音贈。皯䵳,面黑氣。
又【字彙】與暈同。【佛書】顏色端妙,無諸皯䵴,卽䵟暈二字。
说文解字
日月气也。从日軍聲。
日月气也。从日軍聲。王問切
(暈)灮也。按光也二字當作日光氣也四字。篆體暉當作暈。周禮暈作煇。古文叚借字。眡?掌十煇之法。以觀妖祥。辨吉凶。一曰?。二曰象。三曰鑴。四曰監。五曰闇。六曰瞢。七曰彌。八曰敘。九曰隮。十曰想。鄭司農云。煇謂日光炁也。按日光氣謂日光捲結之氣。釋名曰。暈、捲也。氣在外捲結之也。日月皆然。孟康曰。暈、日旁氣也。篆體日在上。或移之在旁。此篆遂改爲暉。改其訓曰光。與火部之煇不別。葢淺者爲之。乃致鉉以暈爲新附篆矣。从日。軍聲。軍者、圜圍也。此以形聲包會意。王問切。十三部。大徐許歸切。非。- 相关文章
- 随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