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䊶的拼音: zhèn 异体字:紖
部首:糹部 部外笔画: 3画 总笔画:9画 康熙字典:䊶(9画)
简体部首:糹部 部外笔画:3画 总笔画:9画 造字法: 可拆字为“糹 也”
繁体部首: 糹部 汉字是否常用:否 吉凶寓意:中 字体结构:左右
五笔:XBN 仓颉:VFPD 郑码:ZYI 中文电码: 四角号码: 24912
统一码:42b6 笔顺: フフ丶丶丶丶フ丨フ
基本字义
(䊶)zhèn
康熙字典
【玉篇】紖亦作䊶。詳紖字註。
说文解字
牛系也。从糸引聲。讀若矤。
牛系也。从糸引聲。讀若矤。直引切
(紖)牛系也。牛系、所以系牛者也。周禮封人作絼。鄭司農云。絼、箸牛鼻繩。所以牽牛者。今時謂之雉。與古者名同。後鄭云。絼字當以豸爲聲。按絼讀如豸。池爾切。漢人呼雉卽絼也。絼變作紖、而讀丈忍切。仍絼雉之雙聲。今人讀紖余忍切、則非也。少儀曰。牛則執紖。从糸。引聲。讀若矤。直引切。十二部。- 相关文章
- 随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