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职的拼音: zhí 注音:ㄓˊ 异体字:職聀軄
部首:耳部 部外笔画: 5画 总笔画:11画 康熙字典:职(18画)
简体部首:耳部 部外笔画:5画 总笔画:11画 造字法:形声:从耳、只声 可拆字为“耳 只”
繁体部首: 耳部 汉字是否常用:是 汉字五行:火 吉凶寓意:吉 姓名学:有担当、责任心强之意 字体结构:左右
五笔:BKWY 仓颉:SJRC 郑码:CEJO 中文电码:5120 区位码: 5416 四角号码: 16480
统一码:804c 笔顺编号: 12211125134 笔顺读写:横竖竖横横横竖折横撇捺 职的笔顺 一丨丨一一一丨フ一ノ丶
职字的笔顺分步演示(一笔一画写汉字)
基本字义
(职)zhí ㄓˊ
职(職)zhí(ㄓˊ)
⒈ 职务,分(fèn )内应做的事:职业。职务。职守。职权。天职。尽职。
⒉ 职位,执行事务所处的一定地位:职工。职位。职员。职称。以身殉职。
⒊ 旧时公文用语,下属对上司的自称:卑职。职当奉命。
⒋ 掌管:职掌。
⒌ 由于:职此而已。
方言集汇
粤语:zik1
潮州话:zêh4
详细解释
职
職 zhí
〈动〉
(1) (形声。从耳,只(戠 zhí)声。“职”是“记”的意思。 段玉裁:“凡言职者,谓其善听也。”故从耳。本义:识;记。职为识之本字)
(2) 同本义 [remember]
职,记微也。——《说文》
章画职墨兮,前度未改。——《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3) 主管;任职 [be responsible for;be in charge of;take office]
天职生覆。——《列子·天端》。注:“主也。”
职于南京。——《明史》
(4) 又如:职称言路(做谏官);职任民社(管理人民与国家);职客(红、白喜事的主持人);职内(古官名。掌邦赋收入)
(5) 尽职;称职 [fulfil one's duty;be competent for one's job or position]
其不职或贪暴,免归田里,以明赏罚之信。——《新唐书》
(6) 又如:职办(称职而能办事)
词性变化
职
職 zhí
〈名〉
(1) 职务;职业;职责 [duty;job;occupation]
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述职者,述所职也。——《孟子》
设官分职。——《周礼·太宰》
自去史职。——《后汉书·张衡传》
代百司之职。——唐·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将尽厥职。——明· 顾炎武《复庵记》
(2) 又如:专职(由专人担任的职务);革职(撤职);职役(犹职事。多指较为低贱的职务);职事僧(寺院中分管各项职务的僧人)
(3) 职位;执行事务所 [post;office]
解辫清职。——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迁我京职。——明· 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三事》
宰相之职。——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4) 又如:职任(指官员的职位和职责);职僚(职官僚属);职钱(官吏在职时所得的俸钱)
(5) 贡赋,向朝庭交的财物 [tribute]
职如郡县。(像秦国的郡县那样贡纳赋税。)——《战国策·燕策》
(6) 又如:职贡(职方的贡物。各地以时入员的货品)
(7) 姓
常用词组
职别、职称、职分、职工、职能、职权、职事、职守、职司、职位、职务、职衔、职业、职业病、职业杀手、职业学校、职员、职责、职掌
职
職 zhí
〈名〉
(1) 职务;职业;职责 [duty;job;occupation]
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述职者,述所职也。——《孟子》
设官分职。——《周礼·太宰》
自去史职。——《后汉书·张衡传》
代百司之职。——唐·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将尽厥职。——明· 顾炎武《复庵记》
(2) 又如:专职(由专人担任的职务);革职(撤职);职役(犹职事。多指较为低贱的职务);职事僧(寺院中分管各项职务的僧人)
(3) 职位;执行事务所 [post;office]
解辫清职。——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迁我京职。——明· 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三事》
宰相之职。——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4) 又如:职任(指官员的职位和职责);职僚(职官僚属);职钱(官吏在职时所得的俸钱)
(5) 贡赋,向朝庭交的财物 [tribute]
职如郡县。(像秦国的郡县那样贡纳赋税。)——《战国策·燕策》
(6) 又如:职贡(职方的贡物。各地以时入员的货品)
(7) 姓
汉语大字典
[①][zhí][《廣韻》之翼切,入職,章。]亦作“聀1”。“职1”的繁体字。亦作“軄1”。
(1)职务;职业;职分;职责。
(2)职位。亦指任职的处所。
(3)主管;任职。
(4)尽职;称职。
(5)功能,效用。
(6)常,正常。谓正常的生活及常业。
(7)常,正常。谓理所当然;常道。
(8)应纳的赋税或贡物。
(9)旧时下属对上司的自称。
(10)犹惟,只。表示主要由于某种原因。
(11)助词。犹当,尚。
(12)通“幟”。旗帜。
(13)通“識”。认识;识别。
(14)姓。汉有职洪。[②][tè][《集韻》敵德切,入德,定。]通“樴1”。亦作“聀2”。“职2”的繁体字。小木桩。
康熙字典
【廣韻】之弋切【集韻】【韻會】質力切,?音織。【說文】記微也。【徐曰】國有六職,皆主記事之微也。【增韻】執掌也。【爾雅·釋詁】職,主也。【博雅】職,事也。【書·周官】六卿分職,各率其屬,以倡九牧。【周禮·天官·大宰】九曰閒民,無常職。【註】謂無事業者。【史記·張丞相傳】沛公以周昌爲職志。【註】職,主也。志,旗幟也。謂掌旗幟之官也。
又【爾雅·釋詁】職,常也。
又貢也。【左傳·襄二十八年】共其職貢。【淮南子·原道訓】海外賓伏,四夷納職。【註】職,貢也。
又專也。【詩·大雅】民之罔極,職涼善背。【註】專由小人,名爲直諒。而實善背也。
又【揚子·方言】憐職,?也。言相?憐者,吳越之閒謂之憐職。
又職職,多也。【莊子·至樂篇】萬物職職。
又姓。【姓譜】周禮有職方氏,後因官爲氏。【風俗通】漢山陽令職洪之後。
又【集韻】敵德切,音特。杙也。周官有職人。戚兗讀。或作樴樲。
又【集韻】逸織切,音弋。義同。
又與幟同。【史記·叔孫通傳】於是皇帝輦出房,百官執職傳警。【註】職,音幟。
说文解字
記微也。从耳戠聲。
記微也。从耳戠聲。之弋切
(職)記也。
舊作微,今正。記猶識也。纖微必識是曰職。周禮太宰之職,大司徒之職皆謂其所司。凡言司者,謂其善伺也。凡言職者,謂其善聽也。釋詁曰:職,主也。毛傳同,見詩悉蟀、十月之交。周禮職方,亦作識方。从耳戠聲。之弋切。一部。
英语翻译
duty, profession; office, post
职字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zhí
①<名>职责。《谏太宗十思疏》:“何必劳神苦思,代百司之~役哉。”
②<名>职位。《张衡传》:“自去史~,五载复还。”
③<动>执掌;主管。《管子•大匡》:“三十里置遽委焉,有司~之。”
④<动>任职为官。《陈情表》:“且臣少事伪朝,历~郎署。”
⑤<名>赋税。《荆轲刺秦王》:“愿举国为内臣,比诸侯之列,给贡~如郡县。”
⑥<名>关键。刘知几《史通•叙事》:“史之烦芜,~由于此。”
【职掌】⒈主管。⒉所主管的工作。
带"职"字的组词
一官半职 、一阶半职 、三班借职 、三班奉职 、下官不职 、下职 、不称职 、不职 、专业技术职务 、专职 、世职 、临职 、举职 、乐职 、九职 、争职 、事职 、京职 、亲职教育 、今职 、仙职 、代职 、以身殉职 、任职 、任职相 、休职 、住职 、佐职统属 、供职 、侵职 、修职 、修职郎 、倅职 、借职 、假职 、停职 、僚职 、儒职 、先职 、克尽厥职 、免职 、全职妈妈 、八职 、公职 、公职人员 、六职 、共职 、典职 、兼职 、内职 、冗职 、军职 、冥职 、凤职 、出职 、分职 、刊职 、刑职 、别树一职 、到职
带"职"字的成语
一官半职 、一阶半职 、以身殉职 、克尽厥职 、削职为民 、各有所职 、官卑职小 、官复原职 、寿不压职 、授职惟贤 、擅离职守 、旷职偾事 、有职无权 、沿才受职 、洗手奉职 、滥用职权 、玩忽职守 、疏忽职守 、职务繁杂 、职名早投 、设官分职 、贤者在位,能者在职 、革职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