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䓄的拼音: yín 异体字:
部首:艹部 部外笔画: 7画 总笔画:10画 康熙字典:䓄(13画)
简体部首:艹部 部外笔画:7画 总笔画:10画 造字法: 可拆字为“艹 斤”
繁体部首: 艹部 汉字是否常用:否 吉凶寓意:中 字体结构:上下
五笔:AQTR 仓颉:TKHL 郑码:EQPD 中文电码: 四角号码: 44221
统一码:44c4 笔顺: 一丨丨ノフノノノ一丨
基本字义
(䓄)yín
①草多的样子。②一种草。
康熙字典
【唐韻】語斤切,音狺。【說文】草多貌。
又亭名。【集韻】江夏平春有䓄亭。
又【類篇】魚其切,音疑。義同。
说文解字
艸多皃。从艸㹞聲。江夏平春有䓄亭。
艸多皃。从艸㹞聲。江夏平春有䓄亭。語斤切
(䓄)艸多皃。从艸。㹞聲。語斤切。十三部。江夏平春見郡國志。有䓄亭。凡云有某亭有某縣者、皆證其字形。不必名縣名亭取字義也。今說文艸部末有?篆。訓釋十四字全同。此因䓄誤爲?。或
- 相关文章
- 随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