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䬼的拼音: yuàn 异体字:
部首:飠部 部外笔画: 7画 总笔画:15画 康熙字典:䬼(16画)
简体部首:飠部 部外笔画:7画 总笔画:15画 造字法: 可拆字为“食 肙”
繁体部首: 飠部 汉字是否常用:否 吉凶寓意:中 字体结构:左右
五笔:WVYE 仓颉:OIRB 郑码:OXJQ 中文电码: 四角号码: 86727
统一码:4b3c 笔顺: ノ丶丶フ一一フ丶丨フ一丨フ一一
基本字义
(䬼)yuàn
1 饱,厌腻。
康熙字典
【廣韻】烏縣切【集韻】【韻會】縈絹切【正韻】迂絹切,?音肙。【玉篇】厭也。【廣韻】饜飽。【集韻】賈思勰曰:飽食不䬼。或作?。
又【集韻】於泫切,音蜎。義同。考證:〔【玉篇】厭也。【說文】饜飫。〕 謹按說文無饜飫之語,改爲廣韻饜飽。
说文解字
猒也。从食肙聲。
猒也。从食肙聲。烏玄切
(䬼)猒也。賈思勰齊民要術曰:食飽不䬼。按猒,飽也。䬼則有猒棄之意,皆猒中之義也。吕覽曰:甘而不噮。玉篇、集韵引同。噮卽䬼字。廣韵曰:噮,甘而猒也。是也。集韵鐸韵又引伊尹曰:甘而不䬼,肥而不


- 相关文章
- 随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