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鄘的拼音: yōng 注音:ㄩㄥ
部首:阝部 部外笔画: 11画 总笔画:13画 康熙字典:鄘(18画)
简体部首:阝部 部外笔画:11画 总笔画:13画 造字法:形声:从庸、阝声 可拆字为“庸 阝”
繁体部首: 阝部 汉字是否常用:否 汉字五行:土 吉凶寓意:中 姓名学:活泼,财富,贤淑之意 字体结构:左右
五笔:YVEB 仓颉:IBNL 郑码:TGLY 中文电码:6767 区位码: 四角号码: 07227
统一码:9118 笔顺编号: 4135112511252 笔顺读写:捺横撇折横横竖折横横竖折竖 鄘的笔顺 丶一ノフ一一丨フ一一丨フ丨
鄘字的笔顺分步演示(一笔一画写汉字)
基本字义
(鄘)yōng ㄩㄥ
鄘yōng(ㄩㄥ)
⒈ 中国周代诸侯国名,在今河南省汲县北。
方言集汇
粤语:jung4 tong4
客家话:[海陆丰腔] rung2 [台湾四县腔] jung2 [客英字典] jung2
详细解释
鄘 Yōng
〈名〉
(形声。从邑,庸声。邑,表示城邑或区域。本义:古国名。周武王灭商后,使其弟蔡叔居之) 周朝国名,在今河南汲县北 [Yong state]
汉语大字典
[①][yōng][《廣韻》餘封切,平鍾,以。]
(1)古国名。周武王灭商,分其京师之地为三国,即邶、鄘、卫。故地在今河南省卫辉市境。
(2)指《诗》十五国风中《鄘风》。
(3)通“墉”。城。
康熙字典
【廣韻】【集韻】【韻會】?餘封切,音庸。【說文】南夷國也。
又【集韻】紂畿內地名。互詳前邶字註。
又城也。【左傳·昭二十一年】宋城舊鄘。【註】舊鄘,故城也。
又姓。【正字通】鄘國絕,子孫因氏。
说文解字
南夷國。从邑庸聲。
南夷國。从邑庸聲。余封切
(鄘)南夷國。牧誓有庸蜀。左傳文十六年。庸人率羣蠻以叛楚。楚滅之。杜曰。庸今上庸縣。屬楚之小國。按二志漢中郡皆有上庸縣。今湖北鄖陽府竹山縣東四十里有故上庸城。尚書庸地在漢水之南。南至江尚遠。僞傳云在江南、非也。今字庸行而鄘廢。於詩風之邶庸作鄘。皆非也。又按南夷國當作漢南國。从邑。庸聲。余封切。九部。
英语翻译
state in Henan province
- 相关文章
- 随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