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㡭的拼音: jì 异体字:繼
部首:幺部 部外笔画: 11画 总笔画:14画 康熙字典:㡭(14画)
简体部首:幺部 部外笔画:11画 总笔画:14画 造字法: 可拆字为“幺 乙 四叠字”
繁体部首: 幺部 汉字是否常用:否 吉凶寓意:中 字体结构:上下
五笔:XXGN 仓颉:VVII 郑码:ZZZZ 中文电码: 四角号码: 22713
统一码:386d 笔顺: フフ丶フフ丶一フフ丶フフ丶フ
基本字义
(㡭)jì
1 同“繼”。
康熙字典
【說文】繼,从糸,从㡭。一曰反?爲繼。【莊子·至樂篇】得水則爲㡭。【音義】萬物得水土氣,乃相繼而生也。
说文解字
續也。从糸、㡭。一曰反?爲繼。
續也。从糸㡭。一曰反爲繼。古詣切


(㡭)或作㡭,反
爲㡭。大徐無篆文,但有一曰反
爲㡭六字。不可了。小徐本云:或作㡭,反
爲㡭。今依以補一篆文,乃使文從字順矣。反之而成字者,如反巳爲㠯,反人爲匕,反正爲乏是也。小徐本見韵會。莊、列皆云得水爲㡭。此篆見古書者惟此,而莊譌作
。
- 相关文章
- 随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