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的位置:首页 > 在线字典 > 新华字典 > 赫字的意思

赫的拼音:  注音:ㄏㄜˋ   异体字:㚘䓇嚇焃爀

部首:赤部   部外笔画: 7画   总笔画:14画  康熙字典:赫(14画)

简体部首:赤部   部外笔画:7画   总笔画:14画   造字法:会意:从赤、赤 可拆字为“赤 赤 二叠字”

繁体部首: 赤部   汉字是否常用:是  汉字五行:木   吉凶寓意:吉   姓名学:名声、财富、权力很之意   字体结构:左右

五笔:FOFO   仓颉:GCGLC   郑码:BNNO   中文电码:6378   区位码: 2653   四角号码: 44231

统一码:8d6b   笔顺编号: 12132341213234   笔顺读写:横竖横撇竖撇捺横竖横撇竖撇捺   赫的笔顺 一丨一ノ丨ノ丶一丨一ノ丨ノ丶

赫字的笔顺分步演示(一笔一画写汉字)

基本字义

(赫)hè ㄏㄜˋ

    hè(ㄏㄜˋ)

    ⒈  明显,显著,盛大:显赫。喧赫。赫奕。赫烜。

    ⒉  发怒:赫咤。赫怒。赫然。

    ⒊  红如火烧,泛指红色:“赫如渥赭”。

方言集汇

粤语:haak1 hak1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het7 [客语拼音字汇] kiad5 [海陆丰腔] het7 [梅县腔] het8 [客英字典] het7 [陆丰腔] het7 [宝安腔] hak7 het7

详细解释

〈形〉

(1) (会意。从二赤。火赤。本义:泛指赤色)

(2) 红如火烧。亦泛指火红色 [red]

赫,火赤貌。——《说文》

赫如渥赭。——《诗·邶风·简兮》

(3) 如:赫日(红日);赫赤(深红;火红);赫赤赤(谓赤红如火);赫煌(赤色光明的样子)

(4) 显耀 [conspicuous]

以赫厥灵。——《诗·大雅·生民》

(5) 又如:赫奕(显耀盛大的样子);赫剌剌(威武显赫的样子);赫耀(显赫)

(6) 显盛 [flourishing]

赫赫楚国,而君临之。——《国语·楚语》

(7) 又如:赫奕(光彩灿烂的样子);赫奕(显著盛大的样子);赫张(声势盛大的样子)

(8) 炎热炽盛 [hot]。如:赫炎(大火燃烧的样子);赫晞(炎暑炽盛的样子)

(9) 光明 [bright]

赫,明也。——《小尔雅·广诂》

(10) 又如:赫戏(光明显盛的样子);赫曦(光明显盛的样子);赫焕(光华炫耀的样子);赫烁(明亮闪耀的样子)

(11) 勃然大怒 [raging]

王赫斯怒。——《诗·大雅·皇矣》

(12) 又如:赫咤(愤怒叹息);赫怒(愤怒);赫斯(帝王盛怒貌)

词性变化

〈动〉

(1) 恐吓 [threaten]

反予来赫。——《诗·大雅·桑柔》

(2) 又如:赫诈(恐吓诈骗)

(3) 使感到惊奇、震骇或恐怖 [shock]

伐恩恃权,震赫中外。——《新唐书》

(4) 分裂,支解 [split]

凡使十二神追恶凶,赫女躯,拉女干,节解女肉,抽女肺肠。——《后汉书》

〈名〉

(1) 姓。如:赫连(复姓)

(2) 物理学名词赫兹的简称 [hertz]。如:千赫

常用词组

赫耳墨斯、赫赫、赫赫有名、赫然、赫然耸现、赫兹

〈动〉

(1) 恐吓 [threaten]

反予来赫。——《诗·大雅·桑柔》

(2) 又如:赫诈(恐吓诈骗)

(3) 使感到惊奇、震骇或恐怖 [shock]

伐恩恃权,震赫中外。——《新唐书》

(4) 分裂,支解 [split]

凡使十二神追恶凶,赫女躯,拉女干,节解女肉,抽女肺肠。——《后汉书》

〈名〉

(1) 姓。如:赫连(复姓)

(2) 物理学名词赫兹的简称 [hertz]。如:千赫

汉语大字典

[①][hè][《廣韻》呼格切,入陌,曉。]
(1)红色鲜明貌。
(2)引申谓映照,映红。
(3)明亮。
(4)指威严明察。
(5)显赫;显耀。
(6)盛大;兴盛。
(7)炎热炽盛貌。
(8)奋发貌。
(9)盛怒貌。参见“赫斯”、“赫怒”。
(10)割裂;支解。
(11)通“嚇”。恐吓;恫吓。
(12)物理学名词“赫兹”的简称。
(13)姓。[②][xì][《字彙》興逆切]见“赫2蹏”。[③][xià][《集韻》虚訝切,去禡,曉。]通“嚇2”。吓唬;使害怕。

康熙字典

【唐韻】【正韻】呼格切【集韻】【韻會】郝格切,?音煂。【說文】火赤貌。【博雅】赤也。【詩·邶風】赫如渥赭。【傳】赫,赤貌。 
又【詩·大雅】王赫斯怒。【箋】赫,怒意。 
又【詩·大雅】赫赫炎炎。【傳】赫赫,旱氣也。 
又【詩·大雅】赫赫明明。【傳】赫赫然盛也。 
又【屈原·離騷】陟陞皇之赫戲兮。【註】赫戲,光明貌。 
又【小爾雅】赫,顯也。【前漢·?忠傳】使者所過,威權翕赫。【張九齡詩】兹邦稱貴近,與世常重赫。
又【李白詩】烜赫耀旌旗。 
又【廣韻】赫,發也。 
又姓。
又赫連氏,複姓。 
又【集韻】虛訝切,音罅。與嚇同。【詩·大雅】反予來赫。【傳】赫,炙也。【箋】口距人謂之赫。【釋文】毛許白反,鄭許嫁反。莊子所云以梁國嚇我是也。 
又【韻會】施隻切,音釋。【爾雅·釋訓】赫赫,迅也。【釋文】赫音釋。 
又【前漢·孝成趙皇后傳】赫嗁書。【註】鄧展曰:赫音兄弟鬩牆之鬩。應劭曰。赫蹏,薄小紙。晉灼曰:今謂薄小物曰鬩蹏。【類篇】或作爀。亦作䓇、焃。 
又【韻補】叶鬩各切。【荀勗大會行禮歌】明明天子,臨下有赫。來格祈祈,邦家是若。 【正字通】火炙、日暴皆曰赫。【說文】專訓火赤泥。

说文解字

火赤皃。从二赤。

火赤皃。从二赤。呼格切文八(文九) 重五

(赫)大赤皃。大各本作火。今正。此謂赤。非謂火也。赤之盛、故从二赤。邶風。赫如渥赭。傳曰。赫、赤皃。此赫之本義也。若生民傳曰赫、顯也。出車傳赫赫、盛皃。常武傳㒳云赫赫然、盛也。節南山傳赫赫、顯盛也。淇奥傳赫、有明德赫赫然。以及雲漢傳赫赫。旱氣也。桑柔傳赫、炙也。皆引申之義也。又按皕部曰奭、盛也。是詩中凡訓盛者、皆叚奭爲赫。而采芑、瞻彼洛矣二傳曰奭、赤皃。卽兮傳之赫、赤皃。正謂奭卽赫之叚借也。爾雅釋訓奭奭、本作赫赫。二字古音同矣。或作赩。如白虎通引韎韐有赩、李注文亦引毛傳赩、赤皃。从二赤。呼格切。古音在五部。音郝。奭古音亦如郝。

英语翻译

bright, radiant, glowing

赫字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①<名>火红色。《诗经•邶风•简兮》:“~如渥赭。”
②<形>显著;显赫。《荀子•天论》:“故日月不高,则光辉不~。”
③<形>发怒的样子。《晋书•挚虞传》:“皇震其威,~如雷霆。”

带"赫"字的组词

于赫 、仇赫 、兆赫 、千赫 、呀赫 、哥德巴赫猜想 、喧赫 、声势显赫 、声势烜赫 、声势赫奕 、声势赫赫 、声名烜赫 、声名赫奕 、奕赫 、威赫 、威赫赫 、崇赫 、嵬嵬赫赫 、巴赫 、弈赫 、弓箭手赫拉克勒斯 、彪赫 、彰赫 、徽赫 、恐赫 、惮赫 、惮赫千里 、扇赫 、明明赫赫 、显赫 、显赫一时 、显赫人物 、暵赫 、曦赫 、汹赫 、火赫 、炎炎赫赫 、炎赫 、炫赫 、炳赫 、烜赫 、烜赫一时 、烨赫 、焕赫 、煊赫 、熏天赫地 、熏赫 、燀赫 、王赫 、翕赫 、荣赫 、薰天赫地 、衣冠赫奕 、諠赫 、诳赫 、贵赫 、赫兹 、赫咤 、赫咺 、赫哲族

带"赫"字的成语

声势烜赫 、声势赫奕 、声名烜赫 、声名赫奕 、惮赫千里 、明明赫赫 、显赫一时 、显赫人物 、烜赫一时 、熏天赫地 、薰天赫地 、衣冠赫奕 、赫斯之威 、赫斯之怒 、赫然而怒 、赫然耸现 、赫赫之光 、赫赫之功 、赫赫之名 、赫赫巍巍 、赫赫扬扬 、赫赫有名 、赫赫炎炎 、赫赫魏魏 、门庭赫奕

  • 上一篇:
  • 下一篇:

您可能感兴趣

赫

赫

赫拼音:hè注音:ㄏㄜˋ异字体:㚘 䓇 嚇 焃 爀 ? ? 部首:赤部部外笔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