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䍼的拼音: cán 异体字:
部首:羊部 部外笔画: 12画 总笔画:18画 康熙字典:䍼(18画)
简体部首:羊部 部外笔画:12画 总笔画:18画 造字法: 可拆字为“羊 日”
繁体部首: 羊部 汉字是否常用:否 吉凶寓意:中 字体结构:左右
五笔:UDAJ 仓颉:TQMUA 郑码:UCRK 中文电码: 四角号码: 81561
统一码:437c 笔顺: 丶ノ一一一ノ一フノフ一フノフ丨フ一一
基本字义
(䍼)cán
can2
①盐腌羊肉。②储藏于土中的肉。③一种似羊兽
羊的膻气
康熙字典
【廣韻】側岑切【集韻】咨林切,?音䐶。羊醃。【玉篇】羊鮑也。
又【集韻】祖含切,音簪。堛藏肉。一曰獸名,似羊。
又【集韻】徂含切,音蠶。羊臭謂之䍼。
又【廣韻】作答切【集韻】子答切,?音帀。義同。
又【集韻】慈鹽切,音潛。義同。
- 相关文章
- 随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