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䪅的拼音: dú 异体字:韣
部首:革部 部外笔画: 13画 总笔画:22画 康熙字典:䪅(22画)
简体部首:革部 部外笔画:13画 总笔画:22画 造字法: 可拆字为“革 蜀”
繁体部首: 革部 汉字是否常用:否 吉凶寓意:中 字体结构:左右
五笔:AFLJ 仓颉:TJWLI 郑码:EERI 中文电码: 四角号码: 46527
统一码:4a85 笔顺: 一丨丨一丨フ一一丨丨フ丨丨一ノフ丨フ一丨一丶
基本字义
(䪅)dú
康熙字典
【集韻】殊玉切,音蜀。【戰國策】因罷兵倒䪅而去。【集韻】本作韣。詳韋部韣字註。
说文解字
弓衣也。从韋蜀聲。
弓衣也。从韋蜀聲。之欲切
(韣)弓衣也。月令。帶以弓韣。高誘曰。韣、弓韜也。按革部韇下曰。弓矢韇也。韇葢又在韣之外。容以木爲之。飾以皮耳。故服注左云。冰、櫝丸葢也。如劒衣在劒櫝之內。从韋。蜀聲。之欲切。三部。- 相关文章
- 随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