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兼的拼音: jiān 注音:ㄐ一ㄢ 异体字:傔
部首:丷部 部外笔画: 8画 总笔画:10画 康熙字典:兼(10画)
简体部首:丷部 部外笔画:8画 总笔画:10画 造字法:会意 可拆字为“八(兼) 八”
繁体部首: 丷部 汉字是否常用:是 汉字五行:木 吉凶寓意:吉 姓名学:稳重、诚实、能干之意 字体结构:上下
五笔:UVOU 仓颉:TXC 郑码:UAXK 中文电码:0369 区位码: 2870 四角号码: 80237
统一码:517c 笔顺编号: 4315112234 笔顺读写:捺撇横折横横竖竖撇捺 兼的笔顺 丶ノ一フ一一丨丨ノ丶
兼字的笔顺分步演示(一笔一画写汉字)
基本字义
(兼)jiān ㄐ一ㄢ
兼jiān(ㄐ一ㄢ)
⒈ 加倍,把两份并在一起:兼旬(两个十天)。兼程。兼并。
⒉ 同时涉及或所具有的不只一方面:兼而有之。兼收并蓄。兼顾。兼职。兼任。兼课。
方言集汇
粤语:gim1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giam1 [客英字典] giam1 [东莞腔] giam1 [梅县腔] giam1 [宝安腔] giam1 [客语拼音字汇] giam1 [海陆丰腔] giam1 [陆丰腔] giam1
详细解释
兼 jiān
〈动〉
(1) (会意。小篆字形,从又(手),从秝( lì)。字形象一手持两棵庄稼。本义:一手执两禾。引申为同时进行几桩事情或占有几样东西)
(2) 同时具有或涉及几种事务或若干方面 [hold two or more…concurrently]
兼,并也。——《说文》
兼执之,以进。——《仪礼·聘礼》。注:“犹两也。”
兼巾之。——《仪礼·士昏礼》。注:“六豆共巾也。”
兼诸弣。——《仪礼·乡射礼》。注:“并矢于弣。”
不可得兼。——《孟子·告子上》
丞相兼枢密使。——宋· 文天祥《<指南录> 后序》
兼百花之长。——明· 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
兼筑雕刻。——蔡元培《图画》
(3) 又如:兼祧(一子兼作两房的后嗣。祧继承上代);兼资(与通;并有);兼署(官吏除本职外,又兼理其他职务);兼味(指两种以上的菜肴)
(4) 合并,由部分合成整体 [merge;combine;amalgamate]
约从离衡,兼韩、魏、燕、楚、齐、赵、宋、卫、中山之众。——贾谊《过秦论》
(5) 并吞;兼并 [annex (territory) by force;swallow up]
其兼天下不难矣。——《韩非子·亡征》
孺子长矣,而相吾室,欲兼我也。——《左传·昭公八年》
(6) 又如:兼列(犹兼并);兼畜(犹兼并,并吞);兼弱攻昧(吞并弱者攻打昏者)
(7) 倍,加倍 [double]
王馈兼金一百。——《孟子》。注:“其价兼倍于常者。”
利不兼,赏不倍。——《马王堆汉墓帛书》
读书倍文,功力兼人。——唐· 韩愈《韩滂墓志铭》
兼旬愈。——清· 方苞《狱中杂记》
(8) 又如:兼只(几只,数只);兼日(连日,不止一日);兼旬(二十天);兼通(通晓两门或两门以上的学问或技艺)
(9) 重复;累积 [repeat;accumulate]
[家人]重金兼紫,相继为藩辅。——《后汉书·宦者吕强传》
(10) 尽;竭尽 [exhaust]
圣人纵其欲、兼其情,而制焉者理矣。——《荀子》
夫日兼照天下,一物不能当也。人君兼照一国,一人不能壅也。——《韩非子》
(11) 胜过;超越 [be superior to]。如:兼人(胜过别人。表示一个人能干两个人的事)
(12) 同,连同 [be the same as;together with;along with]
寒暑不兼时而至。——《韩非子·显学》
词性变化
兼 jiān
〈形〉
(1) 全部;整个 [whole]
兼天下之众,莫敢不为其所好,而辟其所恶。——《商君书》
(2) 又如:兼裒(广为聚集)
兼 jiān
<连>
(1) 表示并列关系。和,与 [and]。如:兼罗(并列);兼言(合在一起说)
(2) 表示递进关系。而且,并且 [and;besides]。如:兼之;兼且(并且)
兼 jiān
〈副〉
(1) 表示另一方面,可译为“还”、“同时”、“再加上”之类 [still;yet;even more]
兼有步兵。——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
(2) 又
兼仗父兄之烈。
兼与药相粘。——宋· 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兼用刺激。——蔡元培《图画》
常用词组
兼备、兼并、兼差、兼程、兼道、兼而有之、兼顾、兼课、兼人、兼任、兼容、兼容并包、兼施、兼收并蓄、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兼优、兼之、兼职
兼 jiān
〈形〉
(1) 全部;整个 [whole]
兼天下之众,莫敢不为其所好,而辟其所恶。——《商君书》
(2) 又如:兼裒(广为聚集)
兼 jiān
<连>
(1) 表示并列关系。和,与 [and]。如:兼罗(并列);兼言(合在一起说)
(2) 表示递进关系。而且,并且 [and;besides]。如:兼之;兼且(并且)
兼 jiān
〈副〉
(1) 表示另一方面,可译为“还”、“同时”、“再加上”之类 [still;yet;even more]
兼有步兵。——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
(2) 又
兼仗父兄之烈。
兼与药相粘。——宋· 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兼用刺激。——蔡元培《图画》
汉语大字典
[①][jiān][《廣韻》古甜切,平添,見。][《廣韻》古念切,去,見。]
(1)同时具有或涉及几种事物或若干方面。
(2)并吞;兼并。
(3)尽;竭尽。
(4)全部;整个。
(5)两倍或两倍以上。参见“兼丁”、“兼毫”、“兼金”。
(6)副词。俱,同时。
(7)副词。表示程度高。颇;很。
(8)连词。表示并列关系。和,与。
(9)连词。表示进层关系。而且,并且。
(10)通“縑”。双丝的细绢。
(11)通“謙”。
康熙字典
〔古文〕?【唐韻】古甜切【集韻】【韻會】堅嫌切【正韻】古嫌切,?音縑。【說文】幷也。从手禾。兼持二禾也。【徐曰】會意。秉持一禾,兼持二禾。可兼持者,莫若禾也。【易·繫辭】兼三才而兩之。【前漢·王莽傳】縣宰缺者,數年守兼。【註】師古曰:不拜正官,令人守兼也。
又姓。【韻會】衞公子兼之後。
说文解字
并也。从又持秝。兼持二禾,秉持一禾。
并也。从又持秝。兼持二禾,秉持一禾。古甜切文二
(兼)幷也。幷、相從也。从又持秝。會意。古甜切。七部。兼持二禾。秉持一禾。
英语翻译
unite, combine; connect; and
兼字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jiān
①<副>同时占有几样东西或进行几件事情。《鱼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舍生而取义者也。”
②<动>兼职;兼任。《<指南录>后序》:“予除右丞相~枢密使。”
③<动>兼并;合并。《过秦论》:“约从离衡,~韩、魏、燕、楚、齐、赵、宋、卫、中山之众。”
④<形>加倍的;双倍的。《汉书•韩信传》:“受辱于跨下,无~人之勇,不足畏也。”
⑤<数>两;二。《狱中杂记》:“一人倍之,伤肤,~旬愈。”
⑥<动>加上;加之。《孔雀东南飞》:“我有亲父母,逼迫~弟兄。”
⑦<连>并且;而且。《赤壁之战》:“将军以神武雄才,~仗父兄之烈。”
带"兼"字的组词
一字兼金 、两兼 、二者不可得兼 、于孔兼 、伤寒兼证析义 、倍道兼行 、倍道兼进 、公私兼顾 、兼丁 、兼且 、兼业 、兼两 、兼临 、兼义 、兼之 、兼乘 、兼人 、兼人之勇 、兼人好胜 、兼仆 、兼任 、兼任教师 、兼优 、兼修 、兼倍 、兼假 、兼儒 、兼具 、兼列 、兼利 、兼副 、兼办 、兼功 、兼功自厉 、兼包 、兼包并容 、兼包并畜 、兼及 、兼合 、兼吞 、兼听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兼味 、兼品 、兼善 、兼善天下 、兼国 、兼土 、兼圻 、兼城 、兼域 、兼士 、兼备 、兼夕 、兼天 、兼存 、兼官 、兼官重绂 、兼容 、兼容并包
带"兼"字的成语
一字兼金 、二者不可得兼 、倍道兼行 、倍道兼进 、公私兼顾 、兼人之勇 、兼人好胜 、兼功自厉 、兼包并容 、兼包并畜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兼善天下 、兼官重绂 、兼容并包 、兼容并蓄 、兼年之储 、兼弱攻昧 、兼收博采 、兼收并录 、兼收并畜 、兼收并蓄 、兼收并采 、兼朱重紫 、兼权尚计 、兼权熟计 、兼爱无私 、兼程前进 、兼程并进 、兼程而进 、兼而有之 、兼葭倚玉 、兼葭秋水 、兼覆无遗 、兼览博照 、兼资文武 、名利兼收 、品学兼优 、夸州兼郡 、并疆兼巷 、德容兼备 、德才兼备 、悲喜兼集 、才兼文武 、才学兼优 、才德兼备 、才貌兼全 、文武兼备 、日夜兼程 、昼夜兼程 、昼夜兼行 、智勇兼全 、智勇兼备 、材德兼备 、材能兼备 、水火不兼容 、秉文兼武 、统筹兼顾 、胆略兼人 、衣不兼彩 、衣不兼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