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䋭的拼音: huò,yù
部首:糹部 部外笔画: 8画 总笔画:14画 康熙字典:䋭(14画)
简体部首:糹部 部外笔画:8画 总笔画:14画 造字法: 可拆字为“糹 育”
繁体部首: 糹部 汉字是否常用:否 吉凶寓意:中 字体结构:左右
五笔:XYCE 仓颉:VFYIB 郑码:ZSZQ 中文电码: 四角号码: 20927
统一码:42ed 笔顺: フフ丶丶丶丶丶一フ丶丨フ一一
基本字义
(䋭)huò,yù
①用青色经线和白色纬线织成的帛。②古代育阳县一带染织的布帛
康熙字典
【廣韻】【集韻】?余六切,音育。【說文】帛靑經縹緯也。一曰育陽染也。
说文解字
帛青經縹緯。一曰育陽染也。从糸育聲。
帛靑經縹緯。一曰育陽染也。从糸育聲。余六切
(䋭)帛靑經縹緯。經者從絲。緯者衡絲。一曰育陽染也。育陽、漢南郡屬縣。縣在育水北。故曰育陽。育與䋭曡韵。育水、水部作淯水。从糸。育聲。余六切。三部。- 相关文章
- 随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