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䢋的拼音: jì 异体字:䢎
部首:辶部 部外笔画: 3画 总笔画:6画 康熙字典:䢋(10画)
简体部首:辶部 部外笔画:3画 总笔画:6画 造字法: 可拆字为“辶 丌”
繁体部首: 辶部 汉字是否常用:否 吉凶寓意:中 字体结构:左下包围
五笔:GJPK 仓颉:YML 郑码:WAND 中文电码: 四角号码: 31302
统一码:488b 笔顺: 一ノ丨丶フ丶
基本字义
(䢋)jì
1 近人,即“遒人”。古代官名。
2 语气词。相当于“哉”。
康熙字典
【集韻】居吏切,音記。【說文】古之遒人以木鐸記詩言。【徐鍇曰】遒人行而求之,故从辵从丌,荐而進之于上也。考證:〔【集韻】居吏切,音寄。〕 謹按集韻居吏切以記字爲首,不與寄同音。音寄謹改音記。〔【說文】古之遒人以木鐸記言。〕 謹照原文言上增詩字。
说文解字
古之遒人,以木鐸記詩言。从辵从丌,丌亦聲。讀與記同。
古之遒人,以木鐸記詩言。从辵从丌,丌亦聲,讀與記同。居吏切〖注〗徐鍇曰:“遒人行而求之,故从辵。丌,薦而進之於上也。”
徐鍇曰:“遒人行而求之,故从辵。丌,薦而進之於上也。”
(䢋)古之遒人㠯木鐸記詩言。左傳襄十四年師曠引夏書曰:遒人以木鐸徇于路,官師相規,工執藝事以諫。正月孟春,於是乎有之。杜云:木鐸徇于路,采歌謠之言也。何注公羊曰:五榖畢入,民皆居宅,男女同巷,相從夜績,從十月






- 相关文章
- 随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