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豭的拼音: jiā 注音:ㄐ一ㄚ 异体字:猳
部首:豕部 部外笔画: 9画 总笔画:16画 康熙字典:豭(16画)
简体部首:豕部 部外笔画:9画 总笔画:16画 造字法:形声:左形右声 可拆字为“豕 叚”
繁体部首: 豕部 汉字是否常用:否 吉凶寓意:中 姓名学:稳重,博学多才,自之意 字体结构:左右
五笔:ENHC 仓颉:MORSE 郑码:GQXX 中文电码:6278 区位码: 四角号码: 17247
统一码:8c6d 笔顺编号: 1353334512115154 笔顺读写:横撇折撇撇撇捺折横竖横横折横折捺 豭的笔顺 一ノフノノノ丶フ一丨一一フ一フ丶
豭字的笔顺分步演示(一笔一画写汉字)
基本字义
(豭)jiā ㄐ一ㄚ
豭jiā(ㄐ一ㄚ)
⒈ 公猪。
方言集汇
粤语:gaa1
客家话:[海陆丰腔] ga1 [客英字典] ga1 [台湾四县腔] ga1 [客语拼音字汇] ga1
潮州话:go1
详细解释
豭 jiā
〈名〉
(1) 公猪 [boar]。如:豭猪(豭豨。公猪);豭豚(豭肫。小公猪。泛指公猪;亦指古人佩豭豚形象之物,表示勇敢);豭尾(公猪尾巴。亦指在辛亥革命前后对男子发辫的贬称)
(2) 泛指猪 [pig]。如:豭喙(猪嘴);豭狗(猪和狗。比喻行为卑劣之人)
(3) 雄性动物 [male animal]。
汉语大字典
[①][jiā][《廣韻》古牙切,平麻,見。]
(1)公猪。
(2)泛指猪。
(3)指雄性动物。
康熙字典
【唐韻】古牙切【集韻】【韻會】【正韻】居牙切,?音家。【說文】牡豕也。【揚子·方言】豬,北燕朝鮮之閒謂之豭。【易·姤卦註】羣豕之中,豭强而牝弱。【左傳·隱十一年】卒出豭。【疏】謂豕之牡者。【史記·秦始皇紀】夫爲寄豭。【註】夫淫他室,若寄豭之豬也。
又【韻會】或作猳。【史記·衞康叔世家】太子與五人介輿猳從之。
又叶洪孤切,音胡。【左傳·定十四年】宋野人歌曰:旣定爾婁豬,盍歸吾艾豭。考證:〔【史記·衞康叔世家】太子與五人介與猳從。〕 謹照原文與猳改輿猳。從下增之字。〔【左傳·定十四年】宋野人歌曰,旣定爾婁豬,盍歸我艾豭。〕 謹照原文歸我改歸吾。
说文解字
牡豕也。从豕叚聲。
牡豕也。从豕叚聲。古牙切
(豭)牡豕也。左傳。野人歌曰。旣定爾婁豬。盍歸吾艾豭。此豭爲牡豕之證也。方言曰。豬、北燕朝鮮之間謂之豭。郭云。猶云豭斗也。从豕。叚聲。古牙切。古音在五部。
英语翻译
boar, male pig
带"豭"字的组词
人样豭驹 、佩豭 、寄豭 、寄豭之猪 、牲豭 、艾豭 、豭喙 、豭尾 、豭朗 、豭熊 、豭狗 、豭猪 、豭豘 、豭豚 、豭豨 、豭貁 、豭貜
带"豭"字的成语
寄豭之猪
- 相关文章
- 随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