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㥛的拼音: jí,kè,sù 异体字:
部首:忄部 部外笔画: 8画 总笔画:11画 康熙字典:㥛(13画)
简体部首:忄部 部外笔画:8画 总笔画:11画 造字法: 可拆字为“忄 亟”
繁体部首: 忄部 汉字是否常用:否 吉凶寓意:中 字体结构:左右
五笔:NBKG 仓颉:PMEM 郑码:UYXA 中文电码: 四角号码: 97014
统一码:395b 笔顺: 丶丶丨フ丨丨フ一フ丶一
基本字义
(㥛)jí,kè,sù
1 急。
2 恭谨慎重貌。
康熙字典
【廣韻】紀力切【集韻】【韻會】訖力切,?音極。【說文】疾也。从心及聲。一曰謹重貌。【廣韻】急性相背也。【列子·力命篇】?㥛凌誶。【釋文】㥛,吃也。
又【集韻】克革切。與諽同。飾也,謹也。【博雅】愛也。
说文解字
疾也。从心亟聲。一曰謹重皃。
疾也。从心亟聲。一曰謹重皃。己力切
(㥛)㤂性也。各本作疾也。今依韵會正。釋言曰。悈、褊、急也。釋文。悈本或作極。又作亟、同。紀力反。按極正㥛之誤。㥛與急雙聲同義。㥛字不見於經。有叚亟爲之者。如詩經始勿亟箋云亟、急也是也。有叚戒爲之者。如鹽鐵論引六月我是用戒、謝靈運

- 相关文章
- 随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