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㥍的拼音: jì 异体字:惎
部首:忄部 部外笔画: 8画 总笔画:11画 康熙字典:㥍(12画)
简体部首:忄部 部外笔画:8画 总笔画:11画 造字法: 可拆字为“忄 其”
繁体部首: 忄部 汉字是否常用:否 吉凶寓意:中 字体结构:左右
五笔:NADW 仓颉:PTMC 郑码:UEC 中文电码: 四角号码: 94081
统一码:394d 笔顺: 丶丶丨一丨丨一一一ノ丶
基本字义
(㥍)jì
康熙字典
【正字通】同惎。
说文解字
毒也。从心其聲。《周書》曰:“來就惎惎。”
毒也。从心其聲。《周書》曰:“來就惎惎。”渠記切
(惎)毒也。左傳用此字。有用其本義者。如定四年。惎閒王室。哀元年。惎澆能戒之。注云。惎、毒也。此用其本義也。宣十二年。晉人惎之脫扃。注云。惎、教也。此叚惎爲誋也。誋、誡也。从心。其聲。渠記切。一部。周書曰。來就惎惎。今尙書無此文。葢卽秦誓未就予忌也。惎忌音同義相近。其餘乖異。不敢肊說。葢必有誤奪。- 相关文章
- 随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