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的位置:首页 > 在线字典 > 新华字典 > 待字的意思

待的拼音: dài,dāi  注音:ㄉㄞˋ ㄉㄞ   异体字:

部首:彳部   部外笔画: 6画   总笔画:9画  康熙字典:待(9画)

简体部首:彳部   部外笔画:6画   总笔画:9画   造字法:形声:从彳、寺声 可拆字为“彳 寺”

繁体部首: 彳部   汉字是否常用:否  汉字五行:火   吉凶寓意:吉   姓名学:可靠、礼貌、热情、之意   字体结构:左右

五笔:TFFY   仓颉:HOGDI   郑码:OIBD   中文电码:1769   区位码: 2093   四角号码: 24241

统一码:5f85   笔顺编号: 332121124   笔顺读写:撇撇竖横竖横横竖捺   待的笔顺 ノノ丨一丨一一丨丶

待字的笔顺分步演示(一笔一画写汉字)

基本字义

(待)dài,dāi ㄉㄞˋ ㄉㄞ

    dài(ㄉㄞˋ)

    ⒈  等,等候:待到。待旦。拭目以待。

    ⒉  以某种态度或行为加之于人或事物:对待。招待。待遇。待人接物。

    ⒊  将,要(古典戏曲小说和现代某些方言的用法):正待出门,有人来了。

    其他字义

    dāi(ㄉㄞ)

    ⒈  停留,逗留,迟延:你待一会儿再走。

方言集汇

粤语:doi6
客家话:[海陆丰腔] tai6 toi6 [客英字典] tai5 toi5 [东莞腔] toi3 [梅县腔] tai5 toi5 [陆丰腔] toi6 [客语拼音字汇] tai4 [宝安腔] toi3 [沙头角腔] toi5 [台湾四县腔] tai5 toi5
潮州话:tai6

详细解释

dāi

〈动〉

(1) [口]

(2) 暂时停留 [stay]。如:在北京只待了一天

(3) 无目的地消磨时间或在某处逗留 [hang around]。如:我在家里待一整天

(4) 另见 dài

基本词义

dài

〈动〉

(1) (形声。从彳( chì),寺声。本义:等待,等候)

(2) 同本义 [wait for]

待,逗也。——《广雅》

有待而行也。——《易·归妹》

窃待于下风。——《庄子·渔父》

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左传·隐公元年》

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史记·项羽本纪》

与其坐而待之,孰若起而拯之。——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待君久不至,已去。——《世说新语·方正》

(3) 又如:待年(等待长大。指女子待嫁);待贤(等候贤人);待诏(等待任职的诏令);待时(等待时机)

(4) 对待 [treat;deal with]

此贤君子也,君厚待之。——《韩非子·喻老》

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韩愈《原毁》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资治通鉴·汉纪》

荣贼并非推心待慰帅者。——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5) 又如:宽待(宽大对待);待见(原谅);待贤(礼遇贤者)

(6) 招待 [entertain]

相公前厅待客。——元· 关汉卿《谢天香》

(7) 又如: 待东(以主人身分招待);待用(接待而拔用);待慢(招待不周;冷淡)

(8) 需要 [need]

不待告。——《史记·天官书》。注:“须也。”

(9) 又如: 自不待言;待教(需要教育)

(10) 要 [about to;going to]

[金老]便待出门, 店小二拦住道:“ 金公,那里去?”——《水浒传》

(11) 又如: 待说不说;待好(即将);待善(就要;将要)

(12) 防备 [guard against]

今城郭不完,兵甲不备,不可以待不虞。——《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13) 依靠 [depand on]

主待农战而尊。——《商君书·农战》

(14) 容,让 [let;allow]

两位头领到大寨食息,待贫道自去赶他。——《水浒传》

这也是个彩头,待我见去。——《灰阑记》

(15) 要是,如果 [if]

倘或留住在家中,倒惹得孩儿们不学好了;待不收他,又撇不过柳大郎面皮。——《水浒传》

(16) 另见 dāi

常用词组

待办、待茶、待查、待答不理、待到、待机、待价而沽、待客、待理不理、待漏、待命、待聘、待人、待人接物、待时而动、待续、待业、待优、待遇、待字、待字闺中、待罪

汉语大字典

[①][dài][《廣韻》徒亥切,上海,定。]
(1)等待;等候。
(2)对待;待遇。
(3)接待;款待。
(4)供给。
(5)假贷,宽宥。
(6)止;留住。
(7)防备;抵御。
(8)依靠;依恃。
(9)须,需要。
(10)欲;将要。
(11)用同“代”。替代。参见“待替”、“待東”。
(12)助词。相当于“呵”、“啊”。
(13)助词。犹“得”。
(14)通“持”。执持;持守。
(15)通“特”。特别。
(16)见“待古”、“待剛”。[②][dāi]犹呆。耽搁;停留。

康熙字典

【唐韻】徒在切【集韻】【韻會】【正韻】蕩亥切,?音殆。【說文】竢也。【易·繫辭】君子藏器於身,待時而動。【禮·儒行】儒有席上之珍,以待聘。 
又【增韻】遇也。【論語】以季孟之閒待之。 
又備禦也。【魯語】率大讎。以憚小國,其誰云待之。 
又叶直里切,音峙。【魏文帝·浮海賦】衆帆張,羣櫂起,爭先逐進,莫適相待。 
又叶時吏切,音侍。【荀子·成相篇】治之志後埶富,君子誠之,好以待。富音沸。 
又叶徒帝切,音兌。【歐陽修·祭龍文】浸潤收畜,足支一歲。旱則來告,否則當待。 
又叶杜兮切,音啼。【屈原·離騷】路修遠以多艱兮,騰衆軍使徑待。路不周以左轉兮,指西海以爲期。【朱註】待,徒奇反。考證:〔【荀子·成相篇】治之志後世富,君子誠之,好以待。〕 謹照原文世改埶。

说文解字

竢也。从彳寺聲。

竢也。从彳寺聲。徒在切

(待)竢也。立部曰。竢待也。从彳。寺聲。徒在切。一部。今人易其語曰等。

英语翻译

treat, entertain, receive; wait

待字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dài
①<动>等待;等候。《荆轲刺秦王》:“仆所以留者,~吾客与俱。” 《垓下之战》:“乌江亭长舣~。”
②<动>对待。《信陵君窃符救赵》:“吾所以~侯生者备矣,天下莫不闻。”
③<动>防备。《谋攻》:“以虞~不虞者胜。”《廉颇蔺相如列传》:“赵亦盛设兵以~秦。”
④<副>将要;要。《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便~出门,店小二拦住道。”【辨】俟,待,等候。“俟”和“待”在先秦时期都有等待的意思。“等”和“候”作等待讲是后起意义。“等”在上古时多作“等同”或“等级”讲。如《陈涉世家》:“~死,死国可乎?”

带"待"字的组词

不亡何待 、不待 、不待蓍龟 、不待见 、严以律己,宽以待人 、严阵以待 、严陈以待 、亏待 、云霓待 、互惠待遇 、亟待 、亡不待夕 、交待 、亲待 、以佚待劳 、以礼相待 、以逸待劳 、任地待役之律 、任待 、企待 、企足而待 、企踵可待 、优待 、优待券 、优待卷 、优惠待遇 、何待 、供待 、便待 、信待 、倚待 、倚马可待 、偏待 、停工待料 、停待 、养儿待老,积谷防饥 、决不待时 、冷待 、冷眼相待 、凝待 、刮目相待 、刻不待时 、剪发待宾 、却待 、厚待 、叔待 、另眼相待 、另眼看待 、可待 、可待因 、同等对待 、含苞待放 、善待 、嗷嗷待哺 、嗷嗷待食 、器待 、坐以待斃 、坐以待旦 、坐以待毙 、坐待

带"待"字的成语

不待蓍龟 、严以律己,宽以待人 、严阵以待 、严陈以待 、亡不待夕 、以佚待劳 、以礼相待 、以逸待劳 、企足而待 、企踵可待 、倚马可待 、停工待料 、养儿待老,积谷防饥 、决不待时 、冷眼相待 、刮目相待 、刻不待时 、另眼相待 、另眼看待 、同等对待 、含苞待放 、嗷嗷待哺 、嗷嗷待食 、坐以待旦 、坐以待毙 、坐而待弊 、坐而待旦 、坐而待曙 、坐而待毙 、士别三日,刮目相待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 、守先待后 、守株待兔 、安坐待毙 、宽以待人 、岁月不待人 、席珍待聘 、常将有日思无日,莫待无时思有时 、待人接物 、待价而沽 、待价藏珠 、待兔守株 、待字闺中 、待时守分 、待时而举 、待时而动 、待月西厢 、待理不理 、待答不理 、待诏公车 、待贾而沽 、急不及待 、急不可待 、悬鼓待椎 、扫榻以待 、折节待士 、括目相待 、拭目以待 、拭目而待 、指日可待

  • 上一篇:
  • 下一篇:

您可能感兴趣

待

待

待拼音:dài dāi注音:ㄉㄞˋ ㄉㄞ异字体:? 部首:彳部部外笔画:6画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