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取名寓意 > 䖏字的意思

  拼音  chǔ   注音  ㄔㄨˇ   
部首  虍部  部外笔画  5画  总笔画  11画  
五笔86  HAQY  五笔98  HQRY  仓颉  YPPKK  郑码  IHOS  四角  21227  结构  左上包围统一码  458F  笔顺  丨一フノ一フノフノノ丶  基本解释

统一码

䖏字UNICODE编码U+458F,10进制: 17807,UTF-32: 0000458F,UTF-8: E4 96 8F。

䖏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扩充A区(CJK Unified Ideographs Extension A)。

异体字

English

(same as U+8655 處) to dwell; to abide in; to stay on; to be at rest in; to occupy, a place; an office; a department

康熙字典

處【申集中】【虍部】 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5画

《唐韻》昌與切《集韻》《正韻》敞呂切,音杵。《玉篇》居也。《詩·王風》莫或遑處。

又:止也。《詩·召南》其後也處。《廣韻》留也,息也,定也。

又:居室也。《詩·大雅》于時處處。

又:歸也。《左傳·襄四年》民有寢廟,獸有茂草,各有攸處。

又:分別也。《晉書·杜預傳》處分旣定,乃啓請伐吳之期。

又:制也。《晉書·食貨志》人閒巧僞滋多,雖處以嚴,而不能禁也。

又:姓。《前漢·藝文志》《處子》九篇。《師古註》《史記》云:趙有處子。《廣韻》《風俗通》云:漢有北海太守處興。

又:州名。《一統志》晉屬永嘉郡,隋置處州。

又:《廣韻》讀去聲,昌據切。所也。《詩·邶風》爰居爰處,爰喪其馬。《魯語》五三次。《註》次,處也。三處,野、朝、市也。

又:《集韻》居御切。通據。人名,齊有梁丘處。

又:通杵。《公羊傳·僖十二年》侯處臼卒。《註》《左傳》作杵臼。《說文》作処。《廣韻》俗作䖏。

  • 上一篇:
  • 下一篇:

您可能感兴趣

㹼

㹼 拼音 chǔ jú yù 注音 ㄔㄨˇ ㄐㄨˊ ㄩˋ 简体部首

䊰

䊰 拼音 chǔ 注音 ㄔㄨˇ 简体部首 米部 部外笔画 15

䠧

䠧 拼音 chú 注音 ㄔㄨˊ 简体部首 足部 部外笔画 11

㶆

㶆 拼音 chú zhū 注音 ㄔㄨˊ ㄓㄨ 简体部首 氵部 部

㐥

㐥 拼音 chú 注音 ㄔㄨˊ 部首 乙部 部外笔画 15画

䠂

䠂 拼音 chú chǔ 注音 ㄔㄨˊ ㄔㄨˇ 部首 足部 部外

䅳

䅳 拼音 chú 注音 ㄔㄨˊ 部首 禾部 部外笔画 10画

㡡

㡡 拼音 chú 注音 ㄔㄨˊ 部首 巾部 部外笔画 12画

㕑

㕑 拼音 chú 注音 ㄔㄨˊ 部首 厂部 部外笔画 12画

䎝

䎝 拼音 chú zhù 注音 ㄔㄨˊ ㄓㄨˋ 简体部首 老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