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取名寓意 > 㦯字的意思

  拼音  huò   注音  ㄏㄨㄛˋ   
部首  戈部  部外笔画  3画  总笔画  7画  
五笔  ACGD  仓颉  IIM  郑码  HMZA  四角  53100  结构  右上包围统一码  39AF  笔顺  一フ丶一フノ丶  基本解释

统一码

㦯字UNICODE编码U+39AF,10进制: 14767,UTF-32: 000039AF,UTF-8: E3 A6 AF。

㦯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扩充A区(CJK Unified Ideographs Extension A)。

异体字

English

(same as 或) a certain; some, perhaps; probably; maybe, or

康熙字典

或【卯集中】【戈部】 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4画

〔古文〕《集韻》越逼切,音閾。《說文》邦也。从口从戈,以守一。一,地也。通作域。

又:《廣韻》胡國切《集韻》《韻會》《正韻》穫北切,音惑。疑也。凡或人或曰皆闕疑之辭。《易·乾卦》或躍在淵。《朱子·本義》疑而未定之辭。

又:與惑通。怪也。《孟子》無或乎王之不智也。◎按六書有假借,或本是邦或字,借爲疑或字,後人加土爲域,加心爲惑。而於或字,止作或人或曰之用,幷其本義而忘之矣。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或【卷十二】【戈部】

邦也。从囗从戈,以守一。一,地也。域,或又从土。于逼切〖注〗臣鉉等曰:今俗作胡國切。以爲疑或不定之意。臣鉉等曰:今無復或音。

说文解字注

(或)邦也。邑部曰。邦者、國也。葢或國在周時爲古今字。古文衹有或字。旣乃復製國字。以凡人各有所守。皆得謂之或。各守其守、不能不相疑。故孔子曰。或之者、疑之也。而封建日廣。以爲凡人所守之或字未足盡之。乃又加囗而爲國。又加心爲惑。以爲疑惑當別於或。此孶乳寖多之理也。旣有國字。則國訓邦、而或但訓有。漢人多以有釋或。毛公之傳詩商頌也。曰域、有也。傳大雅也。曰囿、所以域養禽獸也。域卽或。攷工記梓人注。或、有也。小雅天保箋、鄭論語注皆云。或之言有也。高誘注淮南屢言或、有也。毛詩九有、韓詩作九域。緯書作九囿。葢有、古音如以。或、古音同域。相爲平入。从口、羽非切。戈㠯守其一。从三字會意。于逼切。廣韵分域切雨逼、或切胡國。非也。一部。一、逗。地也。解从一之意。

(域)或或从土。旣从口从一矣。又从土。是爲後起之俗字。

  • 上一篇:
  • 下一篇:

您可能感兴趣

㘞

㘞 拼音 huò 注音 ㄏㄨㄛˋ 简体部首 囗部 部外笔画

䂄

䂄 拼音 huò kuàng 注音 ㄏㄨㄛˋ ㄎㄨㄤˋ 部首 目部

䄀

䄀 拼音 huò 注音 ㄏㄨㄛˋ 简体部首 礻部 部外笔画

㸌

㸌 拼音 huò 注音 ㄏㄨㄛˋ 部首 火部 部外笔画 16画

䣶

䣶 拼音 huó tián 注音 ㄏㄨㄛˊ ㄊ一ㄢˊ 部首 酉部

䧰

䧰 拼音 hùn 注音 ㄏㄨㄣˋ 简体部首 阝部 部外笔画

䫟

䫟 拼音 hùn 注音 ㄏㄨㄣˋ 部首 頁部 部外笔画 10画

䴷

䴷 拼音 hún 注音 ㄏㄨㄣˊ 部首 麥部 部外笔画 7画

䄑

䄑 拼音 huó kuò 注音 ㄏㄨㄛˊ ㄎㄨㄛˋ 简体部首 礻

䚠

䚠 拼音 hùn 注音 ㄏㄨㄣˋ 部首 角部 部外笔画 8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