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取名寓意 > 㦸字的意思

  拼音    注音  ㄐ一ˇ   
部首  戈部  部外笔画  8画  总笔画  12画  
五笔86  HJAT  五笔98  HJAY  仓颉  YJI  郑码  IDEH  四角  23450  结构  左右统一码  39B8  笔顺  丨一丨フ一一一丨一フノ丶  基本解释

统一码

㦸字UNICODE编码U+39B8,10进制: 14776,UTF-32: 000039B8,UTF-8: E3 A6 B8。

㦸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扩充A区(CJK Unified Ideographs Extension A)。

异体字

English

a lance with two points, a halberd with a crescent -shaped blade; weapons used in ancient times, to stimulate; to provoke; to excite; to irritate, to point with the index finger and the middle finger; to describe angry or an awe-inspiring display of military force, etc., masculine; heroic; brave

康熙字典

戟【卯集中】【戈部】 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8画

〔古文〕屰《廣韻》几據切《集韻》訖逆切,音㻷。有枝兵也。《增韻》雙枝爲戟,單枝爲戈。《釋名》戟,格也,傍有枝格也。《典略》周有雍狐之戟。《周禮·冬官考工記》戟廣寸有半寸,內三之,胡四之,援五之。《註》戟,今三鋒戟也。內長四寸半,胡長六寸,援長七寸半。

又:地名。《戰國策》秦舉安邑,而塞女戟。《註》女戟在太行西。

又:與棘通。《周禮·天官·掌舍棘門註》以戟爲門。《左傳·隱十一年》子都拔棘以逐之。《註》棘戟也。《禮·明堂位》越棘大弓。《註》棘戟同。

又:《韻補》叶訖約切,音腳。《詩·秦風》脩我矛戟,與子偕作。《揚子·太玄經》比札爲甲,冠矜爲戟。被甲荷戟,以威不恪。《說文》作

  • 上一篇:
  • 下一篇:

您可能感兴趣

㞦

㞦 拼音 jǐ 注音 ㄐ一ˇ 部首 山部 部外笔画 2画 总

䢳

䢳 拼音 jǐ jì 注音 ㄐ一ˇ ㄐ一ˋ 简体部首 阝部 部

㞛

㞛 拼音 jǐ 注音 ㄐ一ˇ 部首 尸部 部外笔画 9画 总

䳭

䳭 拼音 jí 注音 ㄐ一ˊ 简体部首 鳥部 部外笔画 7画

䯂

䯂 拼音 jí shēn 注音 ㄐ一ˊ ㄕㄣ 部首 馬部 部外笔

㘍

㘍 拼音 jí qì 注音 ㄐ一ˊ ㄑ一ˋ 部首 口部 部外笔

䟌

䟌 拼音 jí jié 注音 ㄐ一ˊ ㄐ一ㄝˊ 部首 走部 部

䩯

䩯 拼音 jí 注音 ㄐ一ˊ 简体部首 革部 部外笔画 8画

䚐

䚐 拼音 jí 注音 ㄐ一ˊ 部首 見部 部外笔画 12画

㞃

㞃 拼音 jí 注音 ㄐ一ˊ 部首 尢部 部外笔画 8画 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