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部首 阝部 部外笔画 12画 总笔画 14画
繁体部首 阜部 部外笔画 13画 总笔画 16画
五笔 BFAM 仓颉 NLJTC 郑码 YEEL 四角 74286 结构 左右统一码 96AB 笔顺 フ丨一丨一丨丨丨フ一一一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隫的拼音:fén(ㄈㄣˊ)
⒈ 古同“坟”。
⒉ 水边。
统一码
隫字UNICODE编码U+96AB,10进制: 38571,UTF-32: 000096AB,UTF-8: E9 9A AB。
隫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异体字
墳濆 康熙字典
隫【戌集中】【阜部】 康熙筆画:21画,部外筆画:13画
《集韻》符分切,音汾。與墳同。《管子·地員篇》若在陵在山,在隫在衍。○按字彙作隫,附十二畫,非。今攺正。
说文解字说文解字
墳【卷十三】【土部】
墓也。从土賁聲。符分切〖注〗,古文。
说文解字注
(墳)墓也。此渾言之也。析言之則墓爲平處。墳爲高處。故檀弓孔子曰。古者墓而不墳。邯鄲淳孝女曹娥碑曰。丘墓起墳。鄭注禮記曰。墓謂兆域。今之封塋也。土之高者曰墳。此其別也。方言曰。冢、秦晉之閒謂之墳。或謂之培。或謂之堬。或謂之埰。或謂之埌。或謂之壠。自關而東謂之丘。小者謂之塿。大者謂之丘。此又別國方言之不同也。墳之義多引申叚借用之。如厥土黑墳。公置之地、地墳。此引申之用也。如遵彼汝墳。借墳爲坋。周禮墳衍。借墳爲濆也。从土。賁聲。符分切。十三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