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音 ㄍㄨˇ ㄍㄨˋ ㄍㄨㄤˋ ㄎㄡˋ
简体部首 缶部 部外笔画 13画 总笔画 19画
繁体部首 缶部 部外笔画 10画 总笔画 16画
五笔 FPGC 仓颉 GUHNE 郑码 BWZQ 四角 47747 结构 左右统一码 434D 笔顺 一丨一丶フ一ノ一一丨フ丨ノフフ丶 基本解释
统一码
䍍字UNICODE编码U+434D,10进制: 17229,UTF-32: 0000434D,UTF-8: E4 8D 8D。
䍍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扩充A区(CJK Unified Ideographs Extension A)。
异体字
English
unburnt bricks; tiles; eathenware, etc.
康熙字典䍍【未集中】【缶部】 康熙筆画:16画,部外筆画:10画
《廣韻》苦候切,音寇。《說文》未燒瓦器也。讀若筩莩。
又:《廣韻》空穀切,音哭。義同。○按此字《廣韻》作䍍,《集韻》作䍍,音義同。但《集韻》寇字一音,字又從瑴,又入平聲,芳無切,音敷。《廣韻》之所不載。疑本一字,傳寫之誤,其不入平聲,則又《廣韻》偶失之耳。今從《正字通》,止存䍍字。
说文解字
䍍【卷五】【缶部】
未燒瓦器也。从缶聲。讀若筩莩。苦候切
说文解字注
(䍍)未燒瓦器也。土部曰。瓦未燒曰坏。䍍與坏不但義同。而音冣相近。故集韵謂爲一字、披尤切也。从缶。㱿聲。讀若筩莩同。謂讀與筩莩之莩同也。漢書非有葭莩之親。張晏曰。葭、蘆也。莩、葉裏白皮也。晉灼曰。莩、葭裏之白皮也。師古曰。莩者、蘆筩中白皮至薄者也。張說非也。按張說本同、惟轉寫蘆誤爲葉耳。司馬彪律曆志。以葭莩灰抑其端。當亦謂此。劉注。葭莩出河內。豈以河內者爲善歟。莩音孚。則䍍亦音孚。孚古音同浮。是以在一部爲坏字。在三部爲䍍字。大徐苦切。玉篇苦谷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