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周穴位图
口周分布着多个重要穴位,它们在中医理论和临床实践中都具有重要意义,以下为您详细介绍: 承浆穴 位置:在面部,颏唇沟的正中凹陷处。
功效:属任脉穴位,具有生津敛液、舒筋活络的作用。
可用于缓解口眼歪斜、齿龈肿痛、流涎等局部病症,还对消渴、癫痫等全身性疾病有一定的辅助治疗功效。
应用:日常保健时,可用食指或中指指腹轻柔地按揉承浆穴,每次按揉3 - 5分钟,每天1 - 2次,有助于促进面部血液循环,改善口腔及面部不适。
地仓穴 位置:在面部,口角外侧,上直对瞳孔。
功效:归足阳明胃经,主要功效为疏风通络、理气健脾。
对口歪、流涎、眼睑瞤动等面部病症有显著的治疗作用,通过刺激该穴位,可以调节面部经络气血,缓解肌肉痉挛。
应用:按摩时,用双手食指指腹同时点按双侧地仓穴,力度适中,以穴位局部有酸胀感为度,每次点按3 - 5分钟,每日可进行2 - 3次。
常用于预防和改善面部神经麻痹等问题。
人中穴 位置:在面部,人中沟的上1/3与中1/3交点处。
功效:又名水沟穴,属督脉穴位,具有醒神开窍、调和阴阳、镇静安神、解痉通脉等多种功效。
是临床急救的重要穴位之一,常用于昏迷、晕厥、中风、中暑、休克、呼吸衰竭等急危重症的救治,同时也可缓解癫狂痫、小儿惊风等神志病症以及腰脊强痛等。
应用:在紧急情况下,可用拇指指尖用力掐按人中穴,以起到急救苏醒的作用。
平时保健按摩时,力度相对轻柔,每次掐按或按揉1 - 2分钟,每天1 - 2次,可调节人体气血运行,提神醒脑。
禾髎穴 位置:在面部,横平人中沟上1/3与下2/3交点,鼻孔外缘直下。
功效:属于手阳明大肠经穴位,有疏风清热、通利鼻窍、调和气血的功效。
主要用于治疗鼻塞不通、鼻衄、口歪、口噤不开等病症,对改善鼻腔及口周的气血循环有一定作用。
应用:按摩时,用食指指腹轻轻按揉禾髎穴,每次按揉2 - 3分钟,每日2 - 3次,可促进局部气血流通,减轻鼻腔和口周的不适症状。
迎香穴 位置:在面部,鼻翼外缘中点旁,鼻唇沟中。
功效:同样归手阳明大肠经,具有疏散风热、通利鼻窍的作用。
是治疗鼻塞、鼽衄、鼻渊、鼻息肉等各种鼻病的常用穴位,还可缓解口歪、面痒等面部病症。
通过刺激迎香穴,能有效改善鼻腔通气功能,增强鼻部抵抗力。
应用:日常保健可采用按揉的方法,用双手食指指腹分别按揉两侧迎香穴,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各按揉1 - 2分钟,每天早晚各进行一次。
也可在感冒鼻塞时,适当加大按揉力度,以缓解症状。
口周穴位图(1)
口周穴位图(2)
口周穴位图(3)
口周穴位图(4)
口周穴位图(5)
口周穴位图(6)
口周穴位图(7)
口周穴位图(8)
口周穴位图(9)
口周穴位图(10)
口周穴位图(11)
口周穴位图(12)
口周穴位图(13)
口周穴位图(14)
口周穴位图(15)
口周穴位图(16)
口周穴位图(17)
口周穴位图(18)
口周穴位图(19)
口周穴位图(20)
口周穴位图(21)
口周穴位图(22)
口周穴位图(23)
口周穴位图(24)
口周穴位图(25)
口周穴位图(26)
口周穴位图(27)
口周穴位图(28)
口周穴位图(29)
口周穴位图(30)
- 上一篇:人体穴位图---足部
- 下一篇:后背肾穴位图